课后复习题

杨保翔 3170901088

杨保翔 3170901088

by 3170901088 杨保翔 -
Number of replies: 0

一、传染病的特征
(1) 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
(2) 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①流行性:散发-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一般发病水平;流行-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②季节性:时间上分布
③地方性:空间上 (地区分布)
④人群:年龄、性别 、职业
(4)有感染后免疫力: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 (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2.临床特点
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再燃与复发,后遗症。
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二、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
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与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均系由微生物 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传染病是指由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 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部分。而感染性疾病虽有特定的病原体,但不一定有传染性。

三、什么是感染谱?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是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四、传染病的常见热型?
(1)稽留热 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昼夜温差不超过1℃,可见于猪瘟、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2)弛张热 昼夜温差较大,差值常超过1℃,可见于猪疫、猪丹毒和许多败血性疫病。
(3)间歇热 在持续数天发热后出现无热期,以一定间隔期反复交替出现发热现象,可见于败血型链球菌病、局部化脓性疫病。
(4)不规则热 体温变化无规律性,多见于非典型猪瘟、猪肺疫和其他非典型经过的传染病。

五、怎么预防传染病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接触者的观察与检疫,患者的隔离,携带者的检出与管理,有病动物的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一般卫生措施,消毒与杀虫。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个人防护,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