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梁祝铭3200041038 -
回帖数:0

1.试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2)传染性: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

3)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

4)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2.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

1)不同点:传染病的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会产生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流行,而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2)相同点:都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

 

3.什么是感染谱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根据人体防御功能的强弱和病原体数量及毒力的强弱,感染过程可以出现五种不同的结局,分为病原体被清楚、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4.传染病的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升高超过39℃24h内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2)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高低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可见于败血症、伤寒(弛缓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天后自行消退,但数天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5)不规则热:是指发热患者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5.怎样预防传染病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措施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非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等,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指采取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