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题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杜威3200010234 -
回帖数:0

临床表现

肝:慢性肝炎症状,症状隐匿,病情发展缓慢,但可发展为肝硬化。

神经系统:1、神经症状——锥体外系损伤症状:舞蹈样动作、动作迟缓、肌张力下降。

                  2、精神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儿童可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角膜:铜沉积于后弹力层形成典型体征K-F环,为靠近角膜巩膜缘的绿褐色或暗棕色环,宽约1.3mm。

其他(少见):肾——肾性糖尿、微量蛋白尿、氨基酸尿。

                         骨——骨质疏松。

                          皮肤——色素沉着、变黑。

诊断标准

以下六项中至少符合四项

1、不明原因肝病和(或)锥体外系症状

2、血清铜蓝蛋白<210mg/L

3、K-F环+

4、尿铜>100μg/24h

5、驱铜试验>1500μg/24h

6、头部影像学证据

除此之外,若血清铜蓝蛋白>150mg/L,则再加1、3两项或1、6两项即可诊断;对于无黄疸的疑似病例,肝铜>250μg/g干重可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低铜饮食、勿用铜制食具及用具

药物:

驱铜药——首选青霉胺

阻止吸收——锌剂

对症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