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周虎3200901151 -
回帖数:0
  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

(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2)传染性:传染病病原体能够从感染者传播给他人。

(3)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通常需要一定的地理、社会和人口条件。

(4)感染后免疫:感染传染病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该疾病的免疫力。

  1. 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异同如下:

相同点:

(1)都是由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

(2)都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不同点:

(1)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特定的微生物,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能是多种微生物或病原体。

(2)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通常比较有限,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而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则可能更为广泛。

(3)传染病的发病率通常较高,且可能引起群体发病,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则可能较低。

  1. 感染谱是指不同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和感染率。通过对感染谱的研究,可以了解该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效果。

  2. 传染病的常见热型包括:

(1)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左右,持续数天至数周,变化不大。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2天,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1.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包括:

(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加强锻炼和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4)及时治疗疾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