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病例分析题1

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

周虎3200901151 -
回帖数:0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可能性大

2、进行以下检查: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乙脑病毒IgM抗体测定可辅助确诊。
病原学检查: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 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

血凝抑制试验

3、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需要隔离,室内有防蚊和降温措施。做好防护和病情监测,保证呼吸道通畅,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重症患者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脑水肿,成人每天补液1500~2000ml,并酌情补充钾盐,纠正酸中毒。

二、药物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1、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同时肛温保持在38℃左右。

(1)物理降温

(2)药物降温:退热药物比如赖氨匹林、复方氨林巴比妥等。

(3)亚冬眠疗法:适用于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具有降温、镇静、止痉作用,可用氯丙嗪和异丙嗪肌注,疗程一般为3~5天。

2、抽搐:去除病因以及镇静解痉。

(1)高热所致:降温为主。

(2)脑水肿所致:脱水为主,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者是静推,可每4~6小时重复使用。必要时可加用50%的葡萄糖、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注射。

(3)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使用镇静剂,常用的镇静剂地西泮,肌肉注射和缓慢静脉注射。还可用水合氯醛鼻饲或灌肠,采用亚冬眠疗法,可采用巴比妥纳预防抽搐,但不宜久用。

3、呼吸衰竭:根据引起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氧疗:鼻导管和面罩给氧。

(2)脑水肿所致:加强脱水治疗。

(3)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定时吸痰、翻身拍背,必要时应用化痰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适当的加用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严重排痰障碍者考虑用支气管镜吸痰。若上述处理无效,病情危重者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4)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兴奋剂,首选洛贝林,肌注或静脉滴注。也可选尼可刹米、二甲弗林。

(5)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改善脑微循环、减轻脑水肿、解除脑血管痉挛和呼吸兴奋中枢。纳洛酮是特异性的吗啡受体拮抗剂,对退热、止痉、神志转清、纠正呼吸衰竭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早期应用。此外,酚妥拉明、山莨菪碱也可以应用。

(6)循环衰竭: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物、强心剂、利尿药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目前对激素的使用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三、其他治疗

恢复期和后遗症的治疗:加强护理,防止压疮和继发感染的发生,结合针灸、推拿、按摩、高压氧等治疗。

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