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病例分析题1

分析题1

分析题1

杜嘉浩3200010073 -
回帖数:0

1)流行性乙型脑炎

2)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特异性抗体测定等,有助于明确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

①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在病程初期,中性粒细胞数量占比达到80%以上,但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②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力不断增大,外观呈微混浊或无色透明状。病程早期,中性粒细胞较多,之后淋巴细胞开始增多。

③特异性抗体测定:患者患病后的3-4天内即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至发病后的第2周,特异性IgM抗体达到峰值,可据此做出早期诊断。

3)治疗

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处理,尤其要抓好极期的抢救。加强护理工作,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一 一般治疗

(1)隔离:病人需住院隔离,病房应有防蚊和降温设备,空气流通,室温以26℃为宜。

(2)饮食及营养:乙脑病人因高热、惊厥消耗大,应及时补充营养及热量,可给予清凉饮料及流汁饮食。不能进食的给予鼻饲。

(3)液体供给:极期的病人极易失水,应及时补充,成人1500~2000ml/d,小儿50~80ml/kg·d,其中含钠液占l/4,注意酌情补钾。

(4)护理:昏迷的病人应注意口腔清洁,每日以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并注意保护角膜及防止褥疮的发生。

二 对症治疗

1、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使肛温控制在38℃左右,可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2、惊厥或抽搐:如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可用甘露醇、呋塞米、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如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所致,以吸痰给养为主;如因高热所致者,则以降温为主;若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3、呼吸衰竭: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所致者,吸痰和加强翻身及拍背引流呼吸道分泌物,可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等。有脑水肿所致者,用脱水剂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呼吸道阻塞,短期内无法解除或需用人工呼吸通气者可行气管切开;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表浅、节律不整或发绀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可用血管扩张剂如东莨菪碱,芬妥拉明、三莨菪碱等。循环衰竭,可根据病情选用强心剂,如洋地黄等,补充血容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