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回答

回答

by 3187020044 刘沛萱 -
Number of replies: 0

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失去代谢、解毒、合成和排泄等多种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疾病的起病方式,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两种类型。下面是对肝衰竭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原则的简要概述:

定义: 肝衰竭是指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肝脏功能障碍,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紊乱的综合征。

诊断:

  1. 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肝脏肿大、腹水、出血倾向、神经系统异常等。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测试、凝血功能检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的检查。
  3.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有助于评估肝脏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是否正常。

治疗原则:

  1. 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供给足够的营养等。
  2. 针对病因治疗:及时确定病因,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3. 肝功能支持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肝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使用等。
  4. 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干预和治疗。

总的来说,肝衰竭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肝脏的修复和恢复。同时,预防肝衰竭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量饮酒、预防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