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疟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流行病学资料 、典型临床表现 、确诊依据
有在蚊虫活动季节疟疾流行区生活史,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临床有周期性发作或反复发
作的畏寒、寒战、发热、大汗,可伴贫血、肝脾肿大或肾功能损害等,应考虑疟疾。外周血或骨髓
镜检发现疟原虫,或疟原虫特异性抗原、抗体或DNA检测阳性,可确诊。对于临床表现酷似疟
疾,但反复检查血涂片均阴性,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用氯喹等试验性抗疟治疗3天,若症状得
到控制则有助诊断。有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等表现者,应警惕脑型疟。
查找疟原虫 Ø:厚血片吉姆萨染色找疟原虫,薄血片甲醇固定后吉姆萨染色确定疟原虫种类 。发冷期及发作6小时内血内疟原虫最多 。 骨髓涂片检查阳性率更高 。 反复多次血涂片、骨髓涂片查找疟原虫,一次血片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2、如何选择抗疟药物控制疟疾发作、防止疟疾复发及中断疟疾传播?
控制发作首选:氯喹;防止复发和传播首选:伯氨喹。
3、如何理解疟原虫生活史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①发病: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合红细胞内繁殖时无症状;当裂殖子胀破红细胞,内容物(碎片、裂殖子、疟色素、代谢产物)释放到循环血中,产生炎症反应;而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细胞 消灭,还有一部分侵犯新的红细胞,所以症状呈现发作性。
②复发:肝细胞内期,间日疟和卵形疟有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经过6个月-1年的休眠期,才完成裂体增殖,也是后期复发的根源。
③传播:裂殖子在人体红细胞内进行3-6次的增殖后形成配子体,当按蚊吸血后,配子体在蚊胃内有性生殖,形成偶合子,发育为动合子,侵入胃壁后开始孢子生殖,发育为囊合子,破裂后释放子孢子,移行到蚊子唾液腺,随下一次叮咬而释放到人体内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