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题

课后练习题

课后练习题

by 3200070015 梁淑淇 -
Number of replies: 0

1.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病毒,我国主要流行Ⅰ型汉坦病毒(姬鼠型)、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
2.主要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3.三主征为发热、出血、肾损害。各期临床表现如下:

1)发热期:

发热:畏寒发热,39~40℃,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

②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

③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醉酒貌:三红(眼红、脸红、上胸红)

④肾损害:蛋白尿,镜检可见管型。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在病程第4-6天,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血容量持续下降可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

(3)少尿期:

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常有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和抽搐。

(4)多尿期:

尿量逐渐增多,后期可达每日4000~8000ml,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可继发感染和休克。

(5)恢复期:

尿量恢复到2000ml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少数患者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4.特征性病理变化: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
5.诊断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接触史、职业
(2)临床表现:三大主证:发热、出血、肾损害、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容量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减少。尿蛋白大量出现和尿中带膜状物、肾常规
确诊依据: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
6.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而不是大医院)

少尿期治疗方案:“稳、促、透、导。”

稳定机体内环境严格控制入水量,纠止高血钾及酸中毒;

促进利尿给予大剂量速尿静脉注刺;

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导泻:预防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
7.预防:
①防鼠灭鼠、防螨灭螨②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③疫情监测 ④接种疫苗:沙鼠肾疫苗、地鼠肾疫苗、乳小鼠脑组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