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
血清型:Ⅰ型汉坦病毒(姬鼠型)、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Ⅲ型普马拉病毒、Ⅳ型希望山病
2、主要传染源:鼠类:野鼠(黑线姬鼠)、家鼠(褐家鼠)、实验鼠(大白鼠)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螨类);接触(损伤的皮肤或被鼠咬伤);呼吸道(气溶胶);消化道(被污染食物)
3、HFRS的三主征为发热中毒、充血出血、肾脏损害;分为五期经过
•发热期:发热中毒症状,三红(酒醉貌,球结膜充血、水肿)、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部分有腹痛)、出血(球结膜、软腭、腋下,重者见瘀斑)、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低血压休克期:血压下降,休克、尿少;多为一过性,一般不超过24小时;难治性休克预后差。
•少尿期(第5-8日出现):本病最凶险的阶段,“三高”症状:高血钾、高血容量、高氮质血症。
•多尿期(病程第二周):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警惕二次休克。移行期(500-2000ml,BUN、Cr↑,症状加重)——多尿早期(﹥2000ml,BUN、Cr及症状未改善)——多尿后期(﹥3000ml,BUN、Cr以及症状均逐渐好转)
•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体力完全恢复需3~6个月;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4、特征性病理变化:全身弥漫性小血管中毒性损伤
5、诊断: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接触史、职业)+临床表现(三大主征、五期经过)+检验检查(三高一低)
6、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地(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地治疗)、预防性治疗,把好“三关”
少尿期治疗要点:四字方针: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少尿4天,无尿1天并5高)
7、预防:疫情监测、防鼠灭鼠、个人和食品卫生、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