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在早期阶段,肝硬化可能只表现为轻度的肝功能异常,此时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有可能逆转病情或延缓其进展。在这一阶段,管理重点应放在消除病因、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方面。中期阶段,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期阶段的管理除了继续针对病因治疗外,还应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例如,通过药物或手术手段控制腹水,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以及采取措施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晚期阶段,肝功能严重受损,且可能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此时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这一阶段,管理重点应放在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和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面。
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营养支持。
伴有腹水:轻度腹水(仅超声波可发现)不必治疗;中度腹水(对称性中度腹胀)限钠(4.6- 6.9 g/日)+利尿剂治疗;此 外,避免过度限钠( <2.3 g/日),避免⻓时间卧床。
4、伴急性⻝管胃静脉曲张:大量急性出血按1:1补充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出血轻度者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调整为4:1。出血持续者予氨基己酸或氨甲环酸治疗纤维蛋白溶 解,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使用⻥精蛋白。出血12-24h内胃镜套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考虑胃镜下治疗。
5、伴自发性腹膜炎:
无近期 -内酰胺抗菌药物应用的社区获得性患者:三代头孢类抗菌药单药。 未使用过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单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医院环境和/或近期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患者:哌拉⻄林/他唑巴坦、碳⻘酶烯类为基础经验性治 疗,革兰氏阳性菌多耐药选择糖肽类或利奈唑胺疗程至少5–7天,输注白蛋白。
(1)⻓期预防:诺氟沙星 400 mg/d 或环丙沙星 500 mg/d,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百炎净)。 6、伴肝肾综合征: (1)避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等肾毒性药物、放血治疗、未补足白蛋白的大量放腹水。
(2)控制感染(自发性腹膜炎)。
(3)白蛋白扩容治疗联合血管收缩剂:白蛋白首剂1 g/kg体,继以20-40 g/d, 将血清肌酐降低至 <1.2 mg/L;血管收缩剂特利加压素(0.5-1.0 mg, q4-6h, 逐渐加至2 mg, q4-6h,共14 d);去甲肾上 腺素0.5-3 mg/h;米多君7.5-12 mg, tid + 奥曲肽100-200 ug, IH, tid。
(4)肾替代疗法。
(5)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