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叶菀谊3200054006 -
回帖数:0

肝衰竭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严重障碍,使肝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

一、肝衰竭的诊断:

  1. 临床症状:包括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异常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昏迷、嗜睡、性格改变)等。
  2. 实验室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17.1μmol/L(大于正常值的10倍);胆酶分离等。
  3. 影像学检查:如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肝脏表面不平整,腹水、血栓,门静脉高压等。

二、肝衰竭的治疗原则:

  1. 病因治疗: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损伤药物等。
  2. 综合治疗:包括保肝治疗、退黄治疗、支持性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
    • 保肝治疗:使用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和减轻肝脏炎症的药物,如双环醇、水飞蓟素等。
    • 退黄治疗:使用具有退黄作用的药物,如茵桅黄、金钱草等。
    • 支持性治疗: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纠正电解质失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支持肝脏的生理功能。
    • 预防并发症:如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抗感染治疗等。
  3.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使用退黄药物、纠正贫血、抗感染治疗等。
  4. 监测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血清学指标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5. 预防传播:采取措施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如加强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注射器、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