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明确诊断,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血常规:评估是否有贫血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 腹部B超或CT: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脾脏情况及有无腹水等。
- 病毒基因型检测:了解乙肝病毒的具体基因型,指导抗病毒治疗。
- 肝脏硬度测量(如Fibroscan):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 肝功能相关其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GGT等,以全面了解肝功能状态。
二、患者检查结果提示: 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乙型肝炎急性加剧导致的肝炎急性发作(可能是HBV再激活)伴有重度黄疸。
三、应当给予患者的治疗措施包括:
- 抗病毒治疗:由于患者HBV-DNA水平高且有明显肝功能损伤,应立即启动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快速抑制病毒复制。
- 保肝治疗:使用肝保护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减轻肝脏炎症。
- 支持治疗: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密切监测: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四、经过上述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指标有所改善,但HBV-DNA仍为阳性,院外诊疗中最重要的是:
- 继续抗病毒治疗:强调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即使症状改善,也需遵医嘱继续服药,不可随意停药,以避免病毒反弹和病情反复。
- 定期复查: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肝硬度及AFP等指标,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生活方式调整: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机体免疫力。
-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提供患者及家属必要的疾病知识,减轻其心理负担,确保患者能正确理解并遵守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