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


糖尿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熟悉其分型标准和诊断标准,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了解各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定义、流行病学

(二)糖尿病分类及进展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自身免疫,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四)病理生理

(五)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候群,并发症和伴发病、反应性低血糖等。

(六)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微血管),其他。

(七)实验室检查

血糖、尿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浆胰岛素、C-肽测定等。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与继发性糖尿病、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其他原因引起的尿糖阳性鉴别。

(九)治疗

1.治疗目的

2.一般治疗

强调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加强糖尿病宣教的意义和目的。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治疗(作用机理、适应证、药物选择及副作用)。

3.胰岛素治疗

适应证、制剂类型、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副作用,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

4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

(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诱因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尿糖、血糖、血酮、尿酮、血PHCO2CP、电解质等测定。

5.诊断及鉴别诊断  与高渗性、乳酸性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鉴别。

6.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处理诱因和防治并发症。

(十一)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1.诱因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尿糖、血糖、血酮、尿酮、血PHCO2CP、电解质等测定,血浆渗透压的计算与测定。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糖尿病的分型标准、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难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Last modified: Thursday, 29 November 2018, 9:1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