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文献阅读 2023秋

本课程在《综合英语》、《基础医学》、《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人文)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展开临床文献、医学学术文献方面的学习。本课程以文本学习为主,内容主要包含医学临床文献的阅读和翻译,以及医学学术文献的阅读和写作等。通过医学文献的读、译、写锻炼,让学生熟悉医学文献的结构与表达,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犯的常见语言错误,使学生初步具备医学文献的译、写能力,进而提升其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课程类型:专业必须课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2 学分

授课对象:2022英语(医学英语)(辅修)

Teacher: 龙艳霞

第二外语一(日语)2023秋

第二外语一(日语)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大学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

Teacher: 黄晓红

第二外语(日语)(辅修)2023秋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双学位的专业必修课,提供录播复习课及线上自主学习课程的视频及课件。

Teacher: 黄晓红

跨文化交际(辅修)2023秋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该课程授课形式以讲解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Teacher: 蔡思颖

2023秋 英语文学经典导读(二)

本学期我们将会阅读四本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分别是:

(1) Selected Poems (William Wordsworth) (任教老师:蒋文凭)

(2) Frankenstein (任教老师:邓文华

(3) Jane Eyre (任教老师:容书雅)

(4) Pride and Prejudice (任教老师:容书雅)

考核方式:

 每学期指定四本书为必读书目,每本书的成绩占25%,每本书的考核环节有三部分:

  1. 课间小组展示:2-4人一组,每学期选择一本书作口头汇报,形式多样:篇章主题分析、人物特征分析、语言特色探析、精彩片段演绎等。评分形式由同伴互评(50%)和教师评分(50%)两部分构成,互评建议用问卷星。
  2. 读书报告:课前提交读书报告。报告包括:精彩词句摘录、作者简介、个人观点或评价、创意命题作文。
  3. 课前线上测验:以开卷的形式考查所读书籍的基本内容、人物特征和主题分析,推荐使用爱课、好策。

三种考核形式分值比例按30%小组展示 30%读书报告 40%测验计算每本书的最后成绩。

除指定书籍外,学生在每个学期内可额外阅读英文书籍,提交所读书籍的读书报告,按照读书报告的质量,每本可获得2%-10%的额外加分。

医学英语笔译2023秋

本课程面向医学英语专业方向本科生,结合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英语专业本科培养基本要求设置。

课程向没有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介绍英语书面语在具体医药行业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医学英语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中英文语言思维的差异、医学行业英语与普通日常英语的差异、医药行业对英语笔译的实际需求以及医学笔译汉译英与英译汉的能力需求差异及各自的意义所在。

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医学笔译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职业技能,从而为他们今后开展实际服务型工作打下基础。因此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了解医学行业各应用文体的特点,熟练掌握相关词汇、词块和句子结构的使用规律。

Teacher: 陈水平

医古文2023秋

 

本课程讲授先秦至清代文理丰富、医理明易,并能反映古代中医药文献语言概貌的医学相关古文8篇,包括著名医家的传记、医著序文、医论、医案等,并紧密结合篇目,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实践,其中包括断句或标点等阅读素材。通过讲授和实践,学生应掌握常用词语800个左右,并熟谙其主要义项,具备丰富的词汇、句式、句读、今译等感性知识及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Teacher: 张慧丽

综合英语一 2023秋

《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共计4个学期,学时总量256,每学期64。作为整个培养体系前两年最为核心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整合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精读、泛读和写作课程,尝试以内容为依托来开展读写互动协同的主题教学,强调思政育人与课程教学并行、知识传授与技能提升并举、内容输入与叙事输出并重,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切实的教学目标。

《综合英语一》为该课程体系的第1个学期。

医学英语一 2023秋

医学英语》系列课程(一、二、三、四)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是基于医学内容的综合性英语课程教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医学词汇的词根和词缀入门,逐步掌握基本的医学英语术语构成规律,积累医学英语词汇;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培训,熟悉人体系统相关的解剖、功能、疾病和预防知识,在夯实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医学英语表达能力;通过医学文献的读、译、写锻炼,熟悉医学文献的结构与表达,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犯的常见语言错误,使学生初步具备医学文献的译、写能力,进而提升其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医学英语》(一)是《医学英语》系列课程的第一阶段课程,是一门由普通英语过渡到医学用途英语学习的课程。该课程作为医学英语的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源及构成,并辅以读、听、译写等技能训练,为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级英语写作(辅修)2023 秋

该课程为英语辅修专业学生必修课,开设时间为第三学期。其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英文写作的热情和创造性,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表达的准确性与鲜明性,逐渐让他们感受到英语的极强表达力。从单词、句型到段落,有步骤、有层次地训练,最终使学生能够写出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正确的英语短文。

2023秋 语法与写作一(辅修)

本课程是面对辅修英语双学位学生开设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全面构建语法框架,掌握各种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法修养和英文写作能力,从而为后续的高级写作和翻译等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

Teacher: 邓文华

2023秋 西方文化概论(辅修)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辅修英语双学位的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化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跨文化的视角,以及用英文进行文化沟通的语言能力。本课程共15次课,包括绪论、古希腊文明(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等)、欧洲中世纪文明(希伯来文明、基督教和艺术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明、欧洲启蒙运动、欧洲近现代文明等内容。

Teacher: 邓文华

2023秋 西方文明史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跨文化的视角,以及用英文进行文化沟通的语言能力。本课程共15次课,包括绪论、古希腊文明(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等)、欧洲中世纪文明(希伯来文明、基督教和艺术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明、欧洲启蒙运动、欧洲近现代文明等内容。

Teacher: 邓文华

跨文化交际2023秋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该课程授课形式以讲解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Teacher: 蔡思颖

英语经典阅读(五) 2023秋

本学期我们将会阅读四本英语经典,分别是:

(1) Sophie's World (三周)任教老师:容书雅

(2) Orlando (三周)任教老师:容书雅

(3)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三周)任教老师:容书雅

(4) Moment in Peking (三周)任教老师:邱清

考核方式:

每学期指定四本书为必读书目,并进行随堂考核。每本书的成绩占25%,由每本书的任课老师上报课程组后统一录入。每本书的考核环节有三部分:

  1. 小组展示:4-5人一组选择一本书为展示内容,形式多样:篇章主题分析、人物特征分析、语言特色探析、精彩片段演绎等。评分形式由同伴互评(40%)和教师评分(60%)两部分构成。
  2. 读书报告:课前提交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包括:内容梗概、精彩词、句摘录、个人观点或评介。(具体形式见附件三)。
  3. 线上/随堂测验:以闭卷的形式考查所读书籍的基本内容、人物特征和主题分析。
  4. 考勤:全勤得满分,缺课一次得零分,缺课两次该门课视为挂科

      四种考核形式分值比例按30%小组展示 + 30%读书报告 + 30%测验 + 10%考勤】

Teacher: 容书雅, 邱清

2023秋 综合英语三

《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共计4个学期,学时总量256,每学期64。作为整个培养体系前两年最为核心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整合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精读、泛读和写作课程,尝试以内容为依托来开展读写互动协同的主题教学,强调思政育人与课程教学并行、知识传授与技能提升并举、内容输入与叙事输出并重,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切实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