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体:
细菌性痢疾为志贺菌;
阿米巴痢疾为溶组织内阿米巴
2.流行病学:
细菌性痢疾散发性,可流行;
阿米巴痢疾散发性
3.潜伏期:
细菌性痢疾数小时至7天;
阿米巴痢疾数周至数月
4.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有里急后重,腹泻每天十余次或数十次,多为左下腹压痛;
阿米巴痢疾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天数次,多为右下腹压痛
5.粪便检查:
细菌性痢疾便量少,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志贺菌生长;
阿米巴痢疾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便,腥臭味浓,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科-莱登晶体,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6.血白细胞:
细菌性痢疾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阿米巴痢疾早期略增多
7.结肠镜检查:
细菌性痢疾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
阿米巴痢疾有散发溃疡,边缘深切,周围有红晕,溃疡间黏膜充血较轻,病变主要在盲肠、升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