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定义
肝衰竭是指肝脏因各种原因严重损伤,导致其正常功能急剧下降或失去,出现代谢功能障碍和(或)解毒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速度,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诊断
- 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腹水、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
- 实验室检查:显著的肝功能异常,如严重的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白蛋白降低。
- 肝脏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超声、CT或MRI评估肝脏的大小和结构。
- 肝脏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肝脏活检来明确病因。
治疗原则
- 病因治疗:根据肝衰竭的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中毒、酒精性肝病等)进行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保护肝脏功能:使用肝脏保护剂,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调整酸碱平衡。
-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的饮食。
- 防治并发症:
- 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使用乳果糖或抗生素等。
- 控制出血:纠正凝血障碍,必要时输血。
- 防治感染:监测并及时处理感染。
- 肝脏移植:对于部分患者,肝脏移植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