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肝衰竭的定义,诊断,治疗的原则

肝衰竭的定义,诊断,治疗的原则

by 3200901120 潘瑾 -
Number of replies: 0

中国肝衰竭的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肝衰竭的诊断要点 (1) 有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 黄疸进行性加深 (血清 TBil ≥ 171 μmol/L 或每日上升 ≥ 17.1μmol/L); (3) 有出血倾向,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5; (4) 肝性脑病 (Ⅱ度以上) 或其他并发症。

中国肝衰竭的分类及定义1.急性:急性起病,无基础肝病史,2 周以内出现 II 度以上肝性脑病; 2.亚急性:起病较急,无基础肝病史,2~26 周出现肝功能衰竭; 3.慢加急性: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通常 4 周内)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引起的以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表现。


肝衰竭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强调综合治疗。在密切监护、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支持治疗,针对肝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多环节阻断和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抓住重点,个别对待。器官支持治疗,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