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FRS病原属何种病毒,我国有那些血清型
出血热的病原是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该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中的一个血清型(或基因型)病毒,我国也称Ⅰ型,如A9、Chen、84Fli和Z10株等。其中汉滩病毒76/118株是汉坦病毒属中的原始型代表种,它具有大(L)、中(M)和小(S)三个基因片段所组成的负链RNA基因组。
2. HFRS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如何传播
我国HFRS疫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汉滩型病毒(hantaan virus,HTNV)引起,以黑线姬鼠等野外优势鼠种为主的野鼠型疫区;另一种是由汉城型病毒(Seoul virus,SEOV)引起,以褐家鼠、小家鼠等优势鼠种为主的家鼠型疫区。
作为一种鼠传自然疫源性疾病,HFRS的发生条件可简单概括为病原体HV通过宿主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循环,HV与所处生态环境中动物构成稳定的生物群落以及群落各成员在进化过程中建立相对平衡的共生关系,人类偶然进入疫源地并接触感染HV后有可能发病,因此自然疫源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等都是影响HFRS发生、传播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3. HFRS的三主征和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HFRS 有典型的三大主症,即 发热、出血和肾损害,同时,“三痛”(头痛、 腰痛、眼眶痛)和“三肿”(结合膜水肿、眼睑、 颜面浮肿)表现突出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等。病程可分为五个时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4.HFR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毒侵入人体后随血液及白血球散布全身,在各脏器组织细胞中增殖,并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病变。目前仅就所知,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病毒直接作用:汉他病毒可导致感染细胞的功能与结构之损害。毛细血管、血小板和肾脏损害于发病初期就很明显,早期探用抗病毒治疗可部分中断病理过程,此亦证明病毒的直接作用。
免疫损伤:(1)尤其是 immune complex 之损伤,显得特别重要,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小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和间质血管而造成广泛的小血管受损。(2)发病早期就有IgE 抗体升高,使细胞释放组织胺,增加血管通透性。(3)汉他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中存在免疫复合物,而肾小管基底膜存在着IgG沉积,显示血小板之减少及肾小管之损伤均与II型或1型变态反应有关。(4)显微镜观察发现淋巴细胞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认为病毒可以通过T细胞导致损伤身体细胞,显示存在IV 型变态反应。
各种细胞因数及介质之作用:汉他病毒能够诱发巨噬细胞及T细胞释放各种介质和细胞因数,如 interleukin 1 和 tumor necrosis factor 等等,引起各种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5.HFRS如何诊断?确诊依据?
具有以下特征者可诊断为疑似病例。①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有鼠类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等的接触史;②有发热、乏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③颜面、颈部和胸部皮肤潮红,有头痛、腰痛和眼眶痛等症状,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黏膜出血点,有肾区叩击痛等体征;④不支持其他发热性疾病诊断者。
6.HFRS总的治疗原则?少尿期治疗要点?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
少尿期治疗原则:采用多种方法以稳定身体内环境。
1.身体内环境之保持:此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是最重要的。首先在低血压休克期之末和少尿期之初,应很好区分少尿的性质,是功能性抑或器质性者。若为功能性少尿,可输注电解质液;若为器质性少尿,则应控制入液量,宜掌握在每日按尿量加500ml,且以10%葡萄糖液为主。此期病人台应限制钠盐之摄入。发生高钾血症(多数)或低钾血症(少数)者,可根据化验结果和心电图所见予以处理。明显酸中毒者,可适量补充碳酸
氢钠。为控制氮质血症,要保证热量供给,予高糖、高维他命、低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每日静脉注射葡萄糖不少于200克,并加用适量胰岛素。
为控制高血压,酌情给予降压药。
扩张肾血管:少尿期开始即投给酚妥拉明20~40 mg,加入 10%葡萄糖液内缓慢静注(入液量不能超过总控制量);亦可选用多巴胺,适用于休克与少尿期重叠之病例。
促进利尿:常用 furosemide 40~100 mg 静脉注射,每日2~3次。早期利尿以减轻肾间质水肿及肾小管堵塞,故在有少尿倾向时即应开始用药。
导泻与透析疗法:针对高血容量症候群和高血钾,可口服20%甘露醇125 ml,每日2~3次;亦可应用硫酸镁或 senna 等导泻。对于严重的氮质血症、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症候群,可应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7.HFRS如何预防?
1、灭鼠
以药物毒杀为主,应在鼠类繁殖季节3~5月与本病流行季节前进行。采用毒鼠、捕鼠、堵鼠洞等综合措施,组织几次大面积的灭鼠。
2、防鼠
挖防鼠沟,野营,工地应搭高铺,保存好粮食及食物;整顿环境,以免鼠类窝藏。
3、灭螨、防螨
在秋季灭鼠可同时用杀虫剂进行灭螨,主要杀灭人群经常活动地区的游离螨与鼠洞内螨。
4、搞好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煮熟后才能吃。
5、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患者的血、尿和鼠的尸体及其排泄物等,都应该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对死鼠要妥善处理,可以深埋或焚烧。
6、在野外工作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7、接种出血热疫苗
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经济、最有效的特异性手段。应该在发病乡、镇、街道、学校、工地和营房等高危人群中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