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黄悦3200050041 -
回帖数:0

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中的一个属。这种病毒具有包膜,其基因组为单链负股RNA,包含三个基因片段,分别编码不同的酶和蛋白,如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在中国,流行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型,即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和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HTNV也称为I型,又称野鼠型;SEOV称为II型,又称家鼠型。此外,还有其他血清型,如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和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等,但这些在中国不是主要流行型别。

 

血清分型方面,汉坦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约24个血清型。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I型和II型,其中I型主要与黑线姬鼠等野外优势鼠种相关,而II型则与家鼠(如褐家鼠)有关。这两种病毒型别的抗原性存在交叉,但它们引起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所不同。

 

2.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传染源是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鼠类啮齿动物。

 

携带病毒的鼠尿、粪、唾液等污染环境,可形成尘埃或气溶胶被易感者吸入,这是传播的主要方式。此外,HFRS还可以通过消化道、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虫媒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还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三大主征包括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具体的临床表现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① 发热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及肾脏损伤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典型病例有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伴随症状包括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眼球结合膜及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以及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② 低血压休克期:此期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脉搏增快,面色与口唇苍白或发绀,肢端发凉,皮肤发花,以及烦躁不安,可能发展至谵妄、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③少尿期:本期一般出现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约2~5天。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和氮质血症,即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氮质血症可能导致头昏、头痛、嗜睡、烦躁、谵妄等肾性脑病症状。

 

④多尿期:此期患者尿量明显增多,但仍可能存在肾功能不全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和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⑤恢复期:患者症状逐渐减轻,体力和食欲恢复,尿量和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此期通常1~3个月,少数重症患者恢复时间较长。

 

4.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特征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