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课后复习题

袁天恩3210040035 -
回帖数:0

一、肝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正常的代谢、解毒、合成和免疫功能无法维持,进而引发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

 

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5或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

 

肝性脑病:意识模糊、昏迷等。

 

腹水和肝肾综合征

 

其他: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全身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

 

凝血功能检查:INR升高,PT延长。

 

血氨水平升高:提示肝性脑病。

 

血清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3.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等。

 

4.病因学检查: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药物毒性检查、代谢性疾病检查等。

 

三、治疗原则

 

肝衰竭的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支持治疗、病因治疗、并发症处理以及必要时考虑肝移植。

 

1.一般支持治疗:

 

严格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持适当的液体入量,防止过度输液导致腹水或肺水肿,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2.病因治疗:

 

针对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自身免疫性肝病:糖皮质激素治疗。

 

代谢性疾病:调整相应的代谢紊乱。

 

3.并发症处理:

 

肝性脑病: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或抗生素降低肠道氨生成,控制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

 

肝肾综合征:严格控制液体入量,使用血管加压药如特利加圭等。

 

感染:早期识别和处理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

 

4.肝移植:

 

对于无法通过上述治疗措施逆转的重症患者,肝移植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应尽早评估并列入移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