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1


心脏瓣膜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概念,熟悉常见类型风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了解其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二尖瓣疾病 1.二尖瓣狭窄 (1)病因和病理 风湿性、钙化、结缔组织病等。 (2)病理生理 左房代偿期、左房失代偿期、右室受累期。 (3)临床表现 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音嘶哑(罕见)。 体征 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最重要。第一心音亢进、开瓣音、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其他,二尖瓣面容、肝大、腹水、浮肿等。 (4)辅助检查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舒张期杂音,左房大,中、青年或有风湿病史等。 鉴别诊断 相对性二尖瓣狭窄(重度贫血、扩张型心肌病、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产生的Austin-Flint杂音、左房粘液瘤。 (6)并发症 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 (7)治疗 一般治疗 合理安排劳动、生活;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风湿复发;预防心内膜炎;纠正心衰;抗心律失常;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等。 外科治疗 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人工瓣膜置换术适应证。 并发症的处理。 2.二尖瓣关闭不全 (1)病因和病理 病因 风湿性、钙化、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 (2)病理生理 慢性者左房、左室大明显,左心衰出现较晚;急性者左房、左室大不及慢性,易发生急性左心衰或肺水肿。 (3)临床表现 急性者 呼吸急促、乏力等左心衰表现。 慢性者 症状出现较晚。 体征 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弱。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左心室造影等。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心尖区典型收缩期杂音;左房、左室增大;病史和各项检查。 鉴别 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主、肺动脉狭窄等。 (6)并发症 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急性左心衰。 (7)治疗 内科治疗原则同二尖瓣狭窄。外科治疗。 (二)主动脉瓣疾病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病因和病理 风湿性、梅毒性、动脉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外伤等。 (2)病理生理 慢性 病程进展缓慢,易致左心衰。 急性 病情急剧,发展快,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3)临床表现 症状 心绞痛,头晕。 体征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早期泼水样杂音;Austin-Flint杂音;周围血管征。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磁共振显像、主动脉造影。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杂音部位、特征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6)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衰竭、猝死。 (7)治疗 2.主动脉瓣狭窄 (1)病因和病理 风湿性、先天性、退行性。 (2)病理生理 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大,致左心室肥厚(向心性),心肌耗氧增加,冠脉供血不足。 (3)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心律失常等。 体征 主动脉瓣区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收缩期震颤、A2减弱、脉压小等。 (4)实验室检查 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鉴别: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等。 (6)并发症 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衰竭、猝死、栓塞、胃肠道出血。 (7)治疗 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 难点:心脏瓣膜病的病因和病理。

最后修改: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6:30